返回列表
无人机测绘流程有哪些?

一、准备阶段

需要根据实际作业中的具体项目需求选择合理的无人机设备。目前,工程测量中的无人机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机等,不同的无人机类型有着不同的特点。此外,还需要对整个测量项目的资料进行收集和调整,为测量做好事前准备。

二、外业数据采集阶段

外业实施阶段,是进行现场检测环境和设备检测。一旦发现漏洞,根据现场地形重新进行航线设计,如果没有漏洞,可以按照原航线进行技术处理。并根据得到的影像,设计了像控点的分布,完成了像控点的测量和记录,在此过程中,根据畸变差校正后的影像资料测量像控点,修改记录,完全准确地进行外业测量记录,为内业数据处理奠定了基础。

规划航线:航线规划是制作高质量影像图的关键,是无人机航测外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航线规划需要根据测区的地形地貌来进行设计,且必须保证的足够重叠率,在实际作业中,我们设定的重叠度一般为:航向80%,旁向70%。根据不同环境下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大或减小。

上传航线:明确航测范围,航线规划软件(地面站)的参考底图数据大多来源于谷歌地图。规划航线之前,有必要确定项目航飞范围,了解测区地貌,并进行合理的飞行架次划分,优化航飞方案,提升作业效率,避免撞机事故发生。

飞机执行任务:在飞机开始作业前应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判断所在测区的建筑高度情况,在安全飞行的前提下,规划飞行高度。若有精度要求,则应根据地面分辨率,计算相对航高。飞行高度主要影响的是飞行航片中的GSD(每个像素的实际大小),飞行高度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航片相幅的大小,以驭云无人机 为例,飞行高度与GSD的关系值。通过数据可以得出,飞机离地面越近,GSD 数值越小,则精度越高。从中也发现,地面起伏变化大的地区选取合适的飞行高度对提高精度也是相当重要的。

采集图像片: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为天气因素与相机本身因素;天气因素主要是风、雾霾。当风速过大时,应该考虑停止飞行。首先,风大会造成飞机飞行速度和姿态变化过大,导致从空中所照的照片扭曲程度过大,最终成像模糊。同时会加速飞机动能的消耗,导致缩短飞行时间,最终有可能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未能完成计划区域。

像控点采集;像控点的精度和数量直接影响到航测数据后处理的精度,所以像控点的布设和选择应当尽量规范、严格、精确。像控点应选在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点、地物拐角点、接近正交的线状地物交点或固定的点状地物上。当刺点目标与位置不能兼顾时,以目标为主。高程点选在局部高程变化小且点位周围相对比较平坦地区。像控点在相邻像片上均清晰可见。通常情况下,假设飞1:1000的比例尺成果,3个平方公里的区域布设7个像控点合适,7-8个平方公里至少得7-8个像控点,15个像控点合适。

三、内业数据处理阶段

该阶段主要有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两部分,主要工作任务:一方面针对DEM(数字高程模型)和DOM(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的生成处理,利用技术手段和数据处理手段实现基本数据模型的生成,另一方面对DEM和DOM数据生成的结果进行成果质量检验,保证数据输出的真实性,输出DEM和DOM成果,然后完成DLG(数字计划地图)的制作,输出DLG成果。